myself (pron.)
强调或反身形式的 I 或 me,约1500年, mi-self,改编自 meself(约1200年),来自古英语短语 (ic) me self,其中 me 是“一种伦理性的与格”[OED]。见 my + self。从 meself 的改编是通过 herself 的类比而来的,其中 her- 被感觉为属格(虽然类似的 hisself 仍然是不好的形式)。
myself 的相关词汇
一个代词,表示第一人称的属格,古英语 me(与格), me, mec(宾格); I 的属格,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meke(宾格), *mes(与格),还有古弗里斯兰语 mi/mir,古撒克逊语 mi,中古荷兰语 mi,荷兰语 mij,古高地德语 mih/mir,德语 mich/mir,古诺尔斯语 mik/mer,哥特语 mik/mis; 源自 PIE 词根 *me-,第一人称单数人称代词的属格形式(主格 *eg; 参见 I); 还源自梵语、阿维斯陀语 mam,希腊语 eme,拉丁语 me, mihi,古爱尔兰语 me,威尔士语 mi "我",古教会斯拉夫语 me,赫梯语 ammuk。
错误或粗俗的主格用法(如 it is me)可追溯至大约1500年。与格在过时的用法中保留下来,如 meseems, methinks 和表达方式如 sing me a song("兴趣的与格")。自早期古英语以来,反身代词表示"我自己,为我自己,给我自己"。表达方式 me too 表示说话者与他人的经历或观点相同,或者说话者希望得到与他人相同的东西,可追溯至1745年。在19世纪80年代,这成为美国政治家托马斯·C·普拉特的嘲讽性绰号,暗示他只是美国参议员罗斯科·康克林的附庸和傀儡,在20世纪中期,这通常是一个贬义词,尤其是在美国政治中(me-too-ism)。
The political "me-too-ism," abjectly displayed by the "conservatives" of today toward their brazenly socialistic adversaries, is only the result and the feeble reflection of the ethical "me-too-ism" displayed by the philosophers of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by the alleged champions of reason, toward the Witch Doctors of morality. [Ayn Rand, "For the New Intellectual," 1961]
政治上的"我也是"现象,今天的"保守派"对其公然社会主义对手的卑躬屈膝,只是十九和二十世纪哲学家们对道德巫医的"我也是"现象的结果和微弱反映。[安·兰德,《新知识分子》,1961]
#MeToo 运动于2017年10月崭露头角,旨在引起人们对性骚扰和侵害的关注和反对。
“属于我”,约1200年, mi, mine 的缩写,用于以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除了 h-(my father,但是 mine enemy),从14世纪开始用于所有名词。始终用于定语, mine 用于谓语。作为感叹词,从1825年开始使用,可能是 my God! 的缩写。
古英语 self, sylf (西撒克森语), seolf (安格鲁语), "自己的人,-self; 自己的,个人的; 相同的,相同的",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selbaz (也源自古诺尔斯语 sjalfr,古弗里西亚语 self,荷兰语 zelf,古高地德语 selb,德语 selb, selbst,哥特语 silba),原始日耳曼语 *selbaz "自己",源自 PIE *sel-bho-,是根源为 *s(w)e- 的后缀形式,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指回句子的主语),也用于表示说话者的社交团体,即 "(我们我们-)自己" (见 idiom)。
它作为复合反身代词的第二个元素(herself 等)出现在古英语中,源自 self 在人称代词后面的独立(和屈折)用法,例如 ic selfa "我自己", min selfes "关于我自己"。随着宾格、与格和属格的合并。
作为名词,从公元1200年开始表示 "先前指定的人或物"; 14世纪初表示 "与同一人有关的人"。G.M. Hopkins 将 selve 用作动词,表示 "成为或使成为独特的自我"(1880年),但其使用似乎仅限于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