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face (n.)
"陆军士兵,尤指步兵,1941年起源于 dog(名词)+ face(名词)。据说最初是海军陆战队员给予的蔑称。
dogface 的相关词汇
"属于 Canis 的四足动物",古英语 docga,是一个晚期、罕见的词语,至少在中古英语的一个来源中特指一种强壮的犬种; 其他早期中古英语的用法往往是贬低或辱骂的。它的起源仍然是英语词源学中的一个巨大谜团。
这个词在16世纪把古英语 hund(通用的日耳曼和印欧语言词汇,来自 PIE 根 *kwon-)挤出,并随后在许多欧洲语言中被采用(法语 dogue(16世纪),丹麦语 dogge,德语 Dogge(16世纪)。西班牙语中常见的“狗”一词 perro,同样是一个未知起源的神秘词汇,可能来自伊比利亚语。一组斯拉夫语“狗”词汇(古教会斯拉夫语 pisu,波兰语 pies,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pas)同样是未知起源的。
在人的称呼方面,早在公元1200年就被用于辱骂或蔑视,表示“卑鄙、毫无价值的家伙,卑鄙、卑劣的恶棍”。玩笑式的辱骂意义上的“花花公子”,尤其是年轻人,“一位运动员,一位勇敢的人”是从1610年代开始的。俚语意义上的“丑陋的女人”是从1930年代开始的; “性侵犯男人”的意义是从1950年代开始的。
许多表达方式—— a dog's life(约1600年), go to the dogs(1610年代), dog-cheap(1520年代)等——反映了早期狗作为狩猎配件而不是宠物的艰苦使用。在古代,“狗”是骰子中最差的点数(在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中都有记载,其中“幸运玩家”的词汇字面上是“杀狗者”),这可能解释了希腊语中“危险”的词汇 kindynos,它似乎是“玩狗”的意思(但 Beekes 反对这一点)。
Notwithstanding, as a dog hath a day, so may I perchance have time to declare it in deeds. [Princess Elizabeth, 1550]
尽管如此,就像狗有一天一样,我也可能有时间用行动来宣告它。[伊丽莎白公主,1550年]
“某物质量差或平庸,失败”的意义是1936年美国俚语中的用法。从14世纪末开始,它是某种重型金属夹子的名称。Dog's age “很长时间”是从1836年开始的。形容词短语 dog-eat-dog “无情的竞争”是从1850年代开始的。短语 put on the dog “打扮得漂漂亮亮”(1934年)可能是因为将狗项圈与在1890年代是男性时尚的硬领衬衫相比较(并且至少从1883年起被称为 dog-collars)。
And Caesar's spirit, ranging for revenge,
With Ate by his side come hot from Hell,
Shall in these confines with a monarch's voice
Cry Havoc! and let slip the dogs of war;
[Shakespeare, "Julius Caesar"]
凯撒的灵魂,为了复仇而游荡,
与 Ate 并肩而来,从地狱中热情而至,
将在这些边界内,用君王的声音
大喊 Havoc!放开战争的狗;
[莎士比亚,《朱利叶斯·凯撒》]
公元1300年,"人的脸,面容; 面部外貌或表情; 相似,形象",源自古法语 face "脸,容貌,外貌"(12世纪),源自通俗拉丁语 *facia(也是意大利语 faccia 的来源),源自拉丁语 facies "外貌,形态,形状",其次是"面容,表情",可能字面上是"施加在某物上的形态",与 facere "制造"(源自 PIE 词根 *dhe- "放置,放置")相关。
取代了古英语 andwlita "脸,容貌"(源自 wlitan "看,看"的词根)和 ansyn, ansien,通常的词(源自 seon "看"的词根)。印欧语系中表示"脸"的词通常基于"外貌,外观"的概念,并且大多数是从表示"看,看"的动词派生而来(就像古英语的词,希腊语 prosopon,字面上是"向前看",立陶宛语 veidas,源自 *weid- "看"的词根等)。但在某些情况下,就像这里一样,"脸"的词意味着"形态,形状"。在法语中,17世纪放弃了将 face 用于"头部前部"的用法,取而代之的是 visage(更早的是 vis),源自拉丁语 visus "视觉"。
从14世纪末开始,表示"外表(与其他现实相对比)"; 也从14世纪末开始,表示"任何事物的前部或正面"; 还有"表面(地球或海洋的),范围(城市的)"的意思。印刷术上指"形成字母的字体的一部分"的意义来自于1680年代。
Whan she cometh hoom, she raumpeth in my face And crieth 'false coward.' [Chaucer, "Monk's Tale"]
当她回家时,她冲着我大喊"懦夫"。[乔叟,《修道士的故事》]
Face to face 可追溯到14世纪中叶。Face time 可追溯到1990年。lose face "失去威望"(1835年)源自中国 tu lien; 因此也有 save face(1898年; 参见 save)。show (one's) face "露面,出现"可追溯到14世纪中叶(shewen the face)。make a face "因厌恶、嘲笑等而改变面部表情"可追溯到16世纪60年代。作为欺骗的象征, Two faces under one hood 可追溯到15世纪中叶。
Two fases in a hode is neuer to tryst. ["Awake lordes," 1460]
帽子里的两个面孔永远不会相信。["Awake lordes," 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