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les (n.)
披头士乐队是一支在英国利物浦组建的具有开创性的摇滚和流行音乐团体。该乐队在经历了一系列其他名称后,于1960年被当时的贝斯手斯图尔特·萨特克利夫命名为“披头士乐队”,这个名称是在“甲壳虫”(beetles)的基础上命名的,模仿了巴迪·霍利的乐队“蟋蟀乐队”(The Crickets),并在音乐上用了一个双关语 beat。他们的全球知名度始于1963年。
最早记录年份: 1960
beatles 的相关词汇
beat (v.)
古英语 "beatan 重击,连续打击"(第七类强动词; 过去式 beot,过去分词 beaten),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bautan(也源自古诺斯 bauta,古高地德语 bozan "打击"),源自原始印欧语 *bhau- "打击"。
过去式形式 beat 可追溯至约1500年,可能不是来自古英语,而是中古英语 beted. "心脏"(约1200年),因其打击胸腔的概念。
意思为 "在竞赛中战胜" 的含义可追溯至1610年代(因此在 beat the charges 等中的 "合法地避免,逃避" 的意义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的黑社会俚语)。在智力或身体上 "过于困难"(约1870年)的意义是 beats me 这一耸肩短语的背后。
意思为 "敲打掩体以唤醒或驱赶猎物"(约1400年)是 beat around ( 的来源,也是 about) the bush(1570年代)的来源,其隐喻意义已从 "做初步动作" 转变为 "避免,逃避"。航海上 "通过交替转向迎风航行" 的意义可追溯至1670年代。beat it 的命令 "离开" 记载于1906年(尽管 "脚踏地面的动作" 是古英语 betan 的一个意义); 它在1903年作为报童俚语出现,意为 "乘坐火车外部而不付费旅行"。
Beatlemania (n.)
1963年; 见 Beatles + mania。
In September [1963], the Beatles played the Royal Albert Hall in London, and in October they had top bill on "Val Parnell's Sunday Night at the Palladium" show. Fans lined up all day on Argyll Street outside the Palladium for a glimpse of the boys, a phenomenon that was unprecedented at that time. Hundreds of extra policemen were called in to deal with the crowd, and some later estimated that as many as 2,000 girls mobbed the band as they tried to enter the theater. ... All major British newspapers headlined the story the next day, and the term "Beatlemania" was coined to describe the frenzy and hysteria that fans exhibited over the Beatles. [Jacqueline Edmondson, "John Lennon: A Biography," 2010]
1963年9月,披头士在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演出,10月份他们在“瓦尔·帕内尔的周日晚上在帕拉第姆”节目中担任头号嘉宾。当时,粉丝们整天在阿尔吉尔街外排队,希望一睹乐队成员的风采,这种现象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数百名额外的警察被召来处理人群,有些人后来估计,多达2,000名女孩围攻了试图进入剧院的乐队成员。... 所有主要的英国报纸都在第二天以此为头条新闻,而“Beatlemania”这个词就此诞生,用来描述粉丝们对披头士表现出的狂热和歇斯底里的症状。[杰奎琳·埃德蒙森,《约翰·列侬传》,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