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rocket (n.)
1680年代,指飞得很高的烟花,源自 sky(n.)和 rocket(n.2)。这个动词在比喻意义上指“突然而迅速地上升”(常常带有“然后爆炸和消失”的暗示),最早见于1895年。作为口语俚语,指“口袋”,最早见于1879年。
skyrocket 的相关词汇
“自行推进的弹丸”(self-propelling projectile)出现于1610年代,最初是指由圆柱形的纸板管装有易燃或易爆物质制成的烟花弹。这个词源于意大利语 rocchetto,“火箭”的意思是“卷轴”,是 rocca “纺锤”的一种小型形式,因为形状类似而得名。这个意大利词很可能源自一个日耳曼语源词(比较古高地德语 rocko “纺锤”,中古荷兰语 rokke,古诺尔斯语 rokkr),源于原始日耳曼语 *rukkon-(源自 PIE 词根 *rug- “织物,纺纱”)。
最初,这个词指的是烟花火箭,而“由火箭引擎推动的装置”这个意思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919年(戈达德); 在太空旅行的意义上, rocket-ship 在1927年2月的《Popular Science》上有记载; 在早期,它是一种射击弹丸的海军战舰。在比喻意义上,“难以理解的、复杂的过程或主题”的 Rocket science 可以追溯到1985年; rocket scientist 则可以追溯到1952年。
That such a feat is considered within the range of possibility is evidenced by the activities of scientists in Europe as well as in America. Two of them, Prof. Herman Oberth and Dr. Franz Hoeff, of Vienna, are constructing a five-ton rocket ship in which they hope to reach the moon in two days. [Popular Science, February 1927]
这样一种壮举之所以被认为是可能的,是因为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进行这样的活动。维也纳的赫尔曼·奥伯斯教授和弗朗茨·霍夫博士正在建造一艘五吨重的火箭船,希望在两天内到达月球。(1927年2月,《Popular Science》)
公元13世纪中叶(约1200年作为姓氏), skie, sci, skei,"一朵云",源自古诺斯 sky "云",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skeujam "云,云层"(源头还包括古英语 sceo(中古英语 sceu) "天空,天堂",古撒克逊语 scio "云,云区,天空"; 古高地德语 scuwo,古英语 scua,古诺斯 skuggi "阴影"; 哥特语 skuggwa "镜子"),源自 PIE 词根 *(s)keu- "覆盖,隐藏"。
公元1300年左右,"空中的上层区域; 云,风和雨的区域; 天堂,苍穹"的意思得到证实; 它取代了本土的 heofon 在这个意义上(参见 heaven)。在中古英语中,这个词仍然可以同时表示"云"和"天堂",如在 the skies (约1300年),最初指的是"云"。
Sky-high "高如天空"来自1812年; 乐观的短语 the sky's the limit 可追溯到1908年。 Sky-writing 来自1922年。 Sky-diving "从飞机上跳下并在降落伞降落之前自由下落的运动或活动"可追溯到1959年(sky-diver 在1961年出现; sky-dive(动词)在1965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