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case (n.)
也称为 show-case,指“用于展示小型或精致贵重物品的玻璃柜”,始见于1835年; 参见 show(v.)和 case(n.2)。在“向观众展示(某物、某人)的场所或媒介”这一广义意义上,它最早见于1937年。动词形式最早见于1945年。相关词汇: Showcased; showcasing。
showcase 的相关词汇
“容器,盒子,包含或装载物品的东西”,早在14世纪,源自盎格鲁-法语和古北法语 casse(古法语 chasse “盒子,圣骨箱”; 现代法语 châsse),来自拉丁语 capsa “盒子,贮藏室”(特别是放书的地方),源自 capere “拿,持”(源自 PIE 词根 *kap- “抓住”)。
“外在的保护覆盖物”的意思来自于14世纪晚期。此外,在1660年代也有“框架”的意思(如 staircase, casement)。火炮的意思来自1660年代,来自 case-shot “装在盒子里的小弹丸”(1620年代)。在印刷业中的应用(最早记录于1580年代)指的是排版工将字母放入不同大小的隔板中便于取用的两个浅木盘,这导致了 upper-case 用于大写字母(1862年),因为它在排版工倾斜的工作桌上的高位置,以及 lower-case 用于小写字母。
The cases, or receptacles, for the type, which are always in pairs, and termed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are formed of two oblong wooden frames, divided into compartments or boxe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upper case containing ninety-eight and the lower fifty-four. In the upper case are placed the capital, small capital, and accented letters, also figures, signs for reference to notes &c.; in the lower case the ordinary running letter, points for punctuation, spaces for separating the words, and quadrats for filling up the short lines. [The Literary Gazette, Jan. 29, 1859]
“盛放排版字模的盒子或容器,总是成对出现,分别称为'上盘'和'下盘',由两个长方形的木框组成,分成不同大小的隔板或盒子,上盘包含98个,下盘包含54个。上盘中放置大写字母、小大写字母和有重音符号的字母,还有数字、注释等标志; 下盘中放置普通的小写字母、标点符号、单词之间的空格和填充短行的四分之一空格。” [《文学公报》,1859年1月29日]
中古英语 sheuen,源自古英语 sceawian “看,看到,凝视,注视; 检查,审查; 寻找,选择”,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skauwojanan(源头还包括古撒克逊语 skauwon “看”,古弗里西亚语 skawia,荷兰语 schouwen,古高地德语 scouwon “看”),源自原始日耳曼语根 *skau- “看,注视”,源自原始印欧语 *skou-, 是 *keu- “看,观察,感知”的变体。
“让人看到; 让人看见,使人知道”的因果意义在1200年左右演变,原因不明,似乎只有英语有这种意义(德语 schauen 仍然表示“看”),并在一个世纪内取代了旧意义。 “解释,澄清”的意义始于1300年,作为“被看到,出现”的不及物意义。
拼写 shew,流行于18世纪并延续到19世纪初,代表了一种过时的发音(与 view 押韵)。马术比赛中“获得第三名或前三名”的意义始于1903年,可能源自纸牌游戏中的早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