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ykjavik
冰岛首都,字面意思为“烟湾”,源自古诺尔斯语 reykja “冒烟”与 reykr “烟、蒸汽”(参见 reek(n.))以及 vik “海湾”(参见 viking)。该地因其天然温泉而得名。据说其定居可以追溯到9世纪,但直到1786年才被建立为城镇。
reykjavik 的相关词汇
中古英语 reke “烟雾,烟气; 蒸汽,水汽”,源自古英语 rec(盎格鲁人), riec(西撒克逊人),“燃烧物质的烟雾”,可能来自斯堪的纳维亚源头,如古诺尔斯语 reykr,丹麦语 rǿg,瑞典语 rök “烟雾,蒸汽”。
这些被重建为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raukiz(源头还包括古弗里西亚语 rek,中古荷兰语 rooc,古高地德语 rouh,德语 Rauch,冰岛语 reykr “烟雾,蒸汽”),源自 PIE *reug- “呕吐,打嗝”; 也是“烟雾,云”的意思。
“臭味”的意义可追溯到1650年代,通过“上升的东西”的概念(比较 reek(v.))。《世纪词典》(1891)将该词标记为“过时的,古老的,或苏格兰的”。根据 OED,“由于这个词主要在北方使用,因此带有软腭的形式 reech 相对较少。”一份1250年的文件将三月至四月称为 Reke-fille “雾月”。
1801年,英国历史学家沙伦·H·特纳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历史》中提到,北欧海盗被称为 vikingr。他认为这个词的第二个元素可能与 king 有关,但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1820年,詹姆逊在《布鲁斯》的注释中使用了 viking 这个形式。
The name by which the pirates were at first distinguished was Vikingr, which perhaps originally meant kings of the bays. It was in bays that they ambushed, to dart upon the passing voyager. [Turner]
最初,这些海盗被称为维京人,可能最初的意思是“海湾之王”。他们就隐藏在海湾中,突袭过往的航行者。[特纳]
这个词是历史学家重新使用的,它在中古英语中并没有使用,但是它是从古诺尔斯语 vikingr 重新引入的,意思是“掠夺者、海盗、维京人”,通常被解释为“来自峡湾的人”,源自 vik “小溪、入海口、小海湾”(与古英语 wic 、中古高地德语 wich “海湾”以及 Reykjavik 的第二个元素同源)。
但是古英语 wicing 和古弗里斯兰语 wizing 比古诺尔斯语这个词的最早记载要早大约300年,可能源自 wic “村庄、营地”(大型临时营地是维京人袭击的特点),与拉丁语 vicus “村庄、居住地”(源自 PIE 词根 *weik- (1) “氏族”)相关。
诺尔斯语和古英语这两个词之间的联系仍然存在争议。维京活动的时期大约是8世纪到11世纪。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袭击的军队通常被称为 þa Deniscan “丹麦人”,而在英格兰定居的人则根据他们的定居地进行了区分。古诺尔斯语的 viking(名词)意思是“掠夺航行、海盗行为”; 一个人会“进行维京行动”(fara í v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