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bone (n.)
此外,"wish-bone"于1860年出现,起源于"wish"(名词)和"bone"(名词); 该习俗由两人共同拔羽骨并许愿而得名。拔羽骨习俗可追溯至17世纪初,当时羽骨是"merrythought"。
wishbone 的相关词汇
中古英语 bon,源自古英语 ban,意为“骨头、獠牙、构成骨骼物质的硬动物组织; 构成骨骼的部分之一”,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bainan(源头还包括古弗里西亚语和古撒克逊语 ben,古诺尔斯语 bein,丹麦语 ben,德语 Bein)。哥特语中没有这个词,德语族以外没有同源词(普通原始印欧语根为 *ost-); 诺尔斯语、荷兰语和德语的同源词也意为“腿的小腿部分”,这是现代德语的主要意思,但英语似乎从未有过这个意思。
work (one's) fingers to the bone(使某人的手指骨头都磨破)的用法始于1809年。 have a bone to pick(有话要说)的形象来自于一只狗努力咬或啃骨头的形象(pick a bone “通过拣选或啃咬来剥离骨头”可追溯到15世纪晚期); 成为 bone of contention(争议的焦点)(1560年代)是两只狗为争夺骨头而斗争的形象; 这些形象似乎有些混淆。还可参见 bones。
Bone-china(骨瓷)是指混合骨粉的瓷器,该用法可追溯到1854年。 Bone-shaker(颠簸的骨头)(1874年)是早期自行车的旧称,指的是没有橡胶轮胎的自行车。
14世纪初,“希望的行动”,也指“一个人的愿望”,源自于 wish(动词)。与古老的挪威语 osk,中世纪荷兰语 wonsc,荷兰语 wens,古高地德语 wunsc,德语 Wunsch 同源,“愿望”。 Wish fulfillment(1901)翻译了德语 wunscherfüllung(弗洛伊德, "Die Traumdeutung,",1900年)。
"鸟胸骨的叉骨状骨头",约1600年,来自 merry(形容词)+ thought。这个名字来自于一种运动,两个人拉着它的两端,决定谁能得到他为这个场合许下的愿望(赢家得到更长的碎片)。也可以参见 wish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