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pity (n.)
"自怜," 1620年代,来自 self- + pity (n.)。相关词汇: Self-pitying。
最早记录年份: 1620s
self-pity 的相关词汇
pity (n.)
13世纪中叶, pite,“同情,仁慈,慷慨的精神; ” 1300年左右,“怜悯的性格,怜悯的品质”,也指“因他人的悲伤或痛苦而引起的同情和怜悯的感觉”,源自古法语 pite, pitet “怜悯,仁慈,同情,关心,温柔; 可怜的状态,悲惨的状况”(11世纪,现代法语 pitié),源自拉丁语 pietatem(主格 pietas)“虔诚,忠诚,责任”(见 piety)。 取代了古英语 mildheortness,字面意思是“温和的心”,本身是拉丁语 misericordia 的借译。
It is some comfort to receive commiseration or condolence ; it gives one strength to receive sympathy from a loving heart ; it is irksome to need compassion ; it galls us to be pitied. [Century Dictionary, 1895]
得到 commiseration 或 condolenc e 是一种安慰; 从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那里得到 sympathy 给了我们力量; 需要 compassion 是令人烦恼的; 被 pitied 是令我们烦恼的。[世纪词典,1895]
中古英语 pity 也可以表示“对上帝的虔诚顺从”(14世纪中叶),直到17世纪 pity 和 piety 才完全区分开来。 “怜悯的理由或原因,悲伤或遗憾的事物或来源”的转义来自14世纪晚期。
self-
这个词源元素表示“自己”,也表示“自动”,源自古英语中在复合词中使用的 self(代词),例如 selfbana “自杀”, selflice “自爱、骄傲、虚荣、自我主义”, selfwill “自由意志”。中古英语中有 self-witte “自己的知识和智慧”(15世纪初)。
《牛津英语词典》统计了古英语中有13个这样的复合词。《中古英语简明词典》列出了四个,将 self-will 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它在16世纪中期重新成为一个活跃的词源元素,“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或回忆希腊语中的复合词(auto-)而形成的”,并在17世纪的小册子争论中形成了许多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