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ava rima
ottava 形式,1820年,源自意大利语,意为“八行诗节”,字面意思为“第八韵”,由 octave “第八”(见 rhyme(n.))和“韵”组成。这是一种由八行组成的诗节,每行有11个音节,韵脚为 a b a b a b c c,但在拜伦式的变体中,每行通常是由10个音节的英雄句组成。
ottava rima 的相关词汇
公元1300年, utaves(复数形式,通过盎格鲁-法语从流行的古法语形式 oitieve, otaves 演变而来),在15世纪初得到改革,源自中世纪拉丁语 octava,来自拉丁语 octava dies 的“第八天”, octavus 的女性形式,源自 octo(参见 eight)。
最初的意思是“节日后的八天期间”,也指“节日后的第八天”(按照包容性计算,包括这两天; 因此,如果节日是在星期日,那么八日节将是下一个星期日)。
诗歌意义上的“八行诗节”可追溯到16世纪80年代; 音乐意义上的“音符,比给定音符高(或低)八个音级”可追溯到17世纪50年代,源自拉丁语 octava (pars) 的“八分之一”。在此意义上,英语中曾使用 eighth(15世纪中期)。
"韵脚的一致性或韵律线的一致性",是16世纪试图将古典拼写恢复到中古英语 ryme, rime (公元1200年左右) "度量,韵律,节奏",后来是“押韵诗”(公元13世纪中期),源自法语旧词 rime (女性),与旧普罗旺斯语 rim (男性) 有关,早期形式为 *ritme,源自拉丁语 rithmus,并且由希腊语 rhythmos 衍生而来。“有节奏的流动或动作,节奏; 比例,对称; 安排,秩序; 形式、型、方式、态度; 灵魂、情感”,与 rhein “流动”有关(来源于 PIE 根 *sreu- "to flow")。
单词的更古老形式 rime 的保留,或许是由于与古英语 rim "number" (来源于 PIE 根 *re- "to reason, count") 的大众联系。 rhime 这个中间的形式直至18世纪末都很频繁。
在中世纪拉丁语中, rithmus 被用于强调与定量诗不同的韵律诗,而且通常是押韵的,因此出现了这个意义的转变。在诗学中,它指的是结尾音节的一致性质,使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和其后的任何声音相同,而前面的声音不同。
Verse was invented as an aid to memory. Later it was preserved to increase pleasure by the spectacle of difficulty overcome. That it should still survive in dramatic art is a vestige of barbarism. [Stendhal "de l'Amour," 1822]
诗歌是为了记忆而发明的。随后被珍藏,因为克服困难的观赏而增加了乐趣。它仍在戏剧艺术中存活下来,这是野蛮的痕迹。 [Stendhal "de l'Amour," 1822]
“音韵上相同的一首诗”义开始于17世纪。从1650年代开始,它表示“与另一个单词韵脚相同的单词”。短语 rhyme or reason “有好的判断力”(主要用于否定语)可以追溯到15世纪后期(参见 reason (n.))。 Rhyme scheme “韵律组织中末尾韵脚的有序模式”始见于1931年。 Rhyme royal (1841) 指七行10个音节的诗节,韵脚排列为 a-b-a-b-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