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face (n.)
1874年,“被视为两个物体的公共边界的平面表面”,源自 inter- + face(名词)。现代用法可能是在1960年代重新创造的; 麦克卢汉在1962年使用它的意义是“两个系统之间的交互场所”,而计算机的意义“连接两个设备的装置”则来自1964年。作为动词自1967年起使用。相关词汇: Interfaced; interfacing。
interface 的相关词汇
公元1300年,"人的脸,面容; 面部外貌或表情; 相似,形象",源自古法语 face "脸,容貌,外貌"(12世纪),源自通俗拉丁语 *facia(也是意大利语 faccia 的来源),源自拉丁语 facies "外貌,形态,形状",其次是"面容,表情",可能字面上是"施加在某物上的形态",与 facere "制造"(源自 PIE 词根 *dhe- "放置,放置")相关。
取代了古英语 andwlita "脸,容貌"(源自 wlitan "看,看"的词根)和 ansyn, ansien,通常的词(源自 seon "看"的词根)。印欧语系中表示"脸"的词通常基于"外貌,外观"的概念,并且大多数是从表示"看,看"的动词派生而来(就像古英语的词,希腊语 prosopon,字面上是"向前看",立陶宛语 veidas,源自 *weid- "看"的词根等)。但在某些情况下,就像这里一样,"脸"的词意味着"形态,形状"。在法语中,17世纪放弃了将 face 用于"头部前部"的用法,取而代之的是 visage(更早的是 vis),源自拉丁语 visus "视觉"。
从14世纪末开始,表示"外表(与其他现实相对比)"; 也从14世纪末开始,表示"任何事物的前部或正面"; 还有"表面(地球或海洋的),范围(城市的)"的意思。印刷术上指"形成字母的字体的一部分"的意义来自于1680年代。
Whan she cometh hoom, she raumpeth in my face And crieth 'false coward.' [Chaucer, "Monk's Tale"]
当她回家时,她冲着我大喊"懦夫"。[乔叟,《修道士的故事》]
Face to face 可追溯到14世纪中叶。Face time 可追溯到1990年。lose face "失去威望"(1835年)源自中国 tu lien; 因此也有 save face(1898年; 参见 save)。show (one's) face "露面,出现"可追溯到14世纪中叶(shewen the face)。make a face "因厌恶、嘲笑等而改变面部表情"可追溯到16世纪60年代。作为欺骗的象征, Two faces under one hood 可追溯到15世纪中叶。
Two fases in a hode is neuer to tryst. ["Awake lordes," 1460]
帽子里的两个面孔永远不会相信。["Awake lordes," 1460]
这是一个在英语中自由使用的词缀,表示“在...之间,期间”,源自拉丁语 inter(介词,副词)“在...之间,中间”(也广泛用作前缀),源自原始印欧语言 *enter “在...之间,中间”(源头还包括梵语 antar,古波斯语 antar “在...之间”,希腊语 entera(复数)“肠道”,古爱尔兰语 eter,古威尔士语 ithr “在...之间”,哥特语 undar,古英语 under “在...之下”),是词根 *en “在...之内”的比较级。
这个词缀在15世纪开始在英语中使用,并与日耳曼语和拉丁语词汇一起使用。在法语中拼写为 entre-; 大多数以这种形式借入英语的词汇在16世纪重新拼写为拉丁语形式,除了 entertain, enterprise。在拉丁语中,拼写在 -l- 前转变为 intel-,因此有 intelligence 等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