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ble-bee (n.)
"大黄蜂",15世纪中期,但被怀疑更古老,来自 humble(14世纪晚期),是 hum(v.)的频繁形式。+ bee(n.1)。比较 bumble-bee。
humble-bee 的相关词汇
属于 Apis 的刺人昆虫,生活在由女王统治的社会中,产生蜡和蜜,古英语中称为 beo "蜜蜂",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bion(也源自古诺尔斯语 by 、古高地德语 bia 、中古荷兰语 bie),源自 PIE 词根 *bhei- "蜜蜂"。
自1530年代以来,用作"忙碌的工作者"的隐喻。1769年起,美国英语中指"邻居们聚集在一起,为其中一人的利益共同劳动",可能是因为与蜜蜂的集体劳动和社交活动相比较: Raising-bee(1814年)指建筑施工; quilting bee (1824年,参见 quilt(动词)); logging-bee 指滚木; paring-bee 指准备收获的苹果; 还有 hanging bee 指"私刑"。它还扩展到其他集体情境(例如 spelling bee ,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拼字能力的比赛",1809年有记录)。
至于 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 (1825年),指那些头脑发热、有强烈新观念或幻想的人,据杰米森说是苏格兰的,可能源自早期的表达方式,如 head full of bees(1510年代),表示疯狂的思维活动。
也称为 bumblebee,指的是“大型、毛茸茸的蜜蜂”,1520年代出现,取代了中古英语中的 humbul-be(与中古英语中的 bombeln “发出嗡嗡声”相联系,14世纪后期出现),最初可能是拟声词。
14世纪晚期, hommen “发出咕哝声以掩饰尴尬”,后来 hummen “嗡嗡作响”(15世纪初),可能是模拟声音。 “闭嘴唱歌”的意义最早见于15世纪晚期; “忙碌和活跃”的意义是1884年出现的,可能是类比于蜂巢。 相关: Hum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