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nbeam (n.)
山毛榉是一种小树,起源于1570年代,源自 horn(名词)和 beam(名词)“树”的组合,保留了后者词的原始意义。这种树因其坚硬的木材而得名,有点像角。
hornbeam 的相关词汇
古英语 beam, 意为“活着的树”,但到了10世纪后期也指“椽子、柱子、船木”,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baumaz “树”(也是古弗里西亚语 bam “树、绞刑架、横梁”、中古荷兰语 boom 、古高地德语 boum 、德语 Baum “树”的来源,也可能与古诺尔斯语 baðmr 、哥特语 bagms 有关,但其来源不明,据 Boutkan 认为可能是一个底层语词)。在古英语中,从 *-au- 到 -ea- 的转变是规则的。
“光线”这一含义在古英语中发展起来,可能是因为 Bede 使用 beam 来翻译拉丁语 columna (lucis),即《圣经》中的“火柱”。“辐射流的方向”这一含义始于1906年。成语 on the beam 意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941年)最初是飞行员用来表示“按照无线电波指示的航线飞行”的术语。
“横梁”这一航海术语最早出现于13世纪初,因此也指“船的最大宽度”,俚语 broad in the beam 于1894年用于船只,用于人则表示“臀部宽阔”,始于1938年。
Old English horn 含义为“动物的角; 突起,尖顶”,也表示“风笛”(最初是一种用动物角制成的),源自于原始日尔曼语 *hurni- (也是德语 Horn 、荷兰语 horen 、古弗利西亚语 horn 和哥特语 haurn 的来源),源自于原始印欧语 *ker- (1)“角; 头”。
14世纪后期表示“新月的尖端之一”。保留该名称是为了表示从狩猎号角发展出的一类乐器; 法国号才是该类乐器的真正代表。从1540年代开始用来表示困境; 从1901年开始用来表示汽车的警示信号。俚语意义上的“勃起的阴茎”可以追溯到1600年左右。爵士俚语中“喇叭”在1921年左右开始使用。表示“电话”的意义可追溯到1945年。拉丁语 cornu 的比喻含义包括“显著的要点,主要论点; 翼,侧翼; 力量,勇气,力量。 Horn of plenty 可追溯到1580年代。用 make horns at “用两根手指张开的拳头打招呼”作为一种侮辱的姿势则可以追溯到1600年左右。
自15世纪中叶以来象征着被戴绿帽(即出轨)的男人(被戴绿帽的人被认为会长出一只牛角)。这一形象在欧洲广为流传,也许距古希腊时期一样古老。德国语言学家赫尔曼·冯· 'Hörner Aufsetzen' und 'Hahnrei' ( "Germania" 29, 1884)将其归因于一种19世纪仍存的习俗:“将阉割的公鸡的刺拼接在割除的公鸡冠根部,这会导致它们像长出了角一样”[《宗教与伦理百科全书》],但图像也可能来源于一般的轻蔑或侮辱的手势,对受害的丈夫“在所有时代都是流行的笑柄” [黑斯廷斯]。
“角; 头”的原始印欧根词,派生出指有角的动物、角形物体和突出部位的词汇。
它构成了以下词汇的全部或部分: alpenhorn; Capricorn; carat; carotid; carrot; carotene; cerato-; cerebellum; cerebral; cerebrum; cervical; cervix; charivari; cheer; chelicerae; corn(n.2)"皮肤硬化"; cornea; corner; cornet; cornucopia; cranium; flugelhorn; hart; hartebeest; horn; hornbeam; hornblende; hornet; keratin; kerato-; migraine; monoceros; reindeer; rhinoceros; saveloy; serval; triceratops; unicorn。
这个词汇源于假设存在的语言祖先,并通过以下实例得到证明:梵语 srngam “角”; 波斯语 sar “头”,阿维斯塔语 sarah- "头"; 希腊语 karnon “角”, koryne “棍,狼牙棒”, koryphe “头”; 拉丁语 cornu “角”, cervus “鹿”; 古英语 horn “动物的角”; 威尔士语 carw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