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b-band (n.)
在造船业中, ribband 也称为“肋骨带”,是一种“长而柔韧的木材,延伸到船体的长度,并钉或螺栓在肋骨周围以保持它们的位置”,始见于1711年,由 rib(n.)和 band(n.1)组成。
rib-band 的相关词汇
"一条扁平的带子",也指"束缚的东西",中古英语 bende,源自古英语 bend,意为"束缚、镣铐、枷锁、链条、束缚某人或某物的东西; 丝带、装饰品、花环、皇冠",后来的意义和拼写来自同源的古诺尔斯语 band,技术意义来自古法语 bande(12世纪,古北法语 bende),这三个词最终都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bindan,源自 PIE 词根 *bhendh-,意为"绑"。
意为"一条扁平的带子"(14世纪晚期)源自法语。在中古英语中,有时通过拼写 bande 、bonde 来区分,但随着末尾 -e 的丢失,这些词通过"用于缠绕某物的柔性扁平材料"的概念完全合并了。
意为"宽条纹、有色光线"的含义源自14世纪晚期; 电子学中"频率或波长范围"的意义源自1922年。大多数比喻意义("法律或道德承诺; 囚禁、监禁"等)已经转化为 bond(名词),最初是这个 band 的语音变体。中古英语形式的单词在纹章学中保留为 bend(n.2)"盾牌上的宽对角线条纹"。
古英语 ribb “肋骨; 人和动物身上一系列长而细的弯曲骨骼之一,形成一种笼子或部分围绕主要器官”,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rebjan(源头还包括古诺尔斯语 rif,古撒克逊语 ribbi,古弗里斯兰语 rib, reb,中古荷兰语,荷兰语 ribbe,古高地德语 ribba,德语 Rippe)。
Boutkan 认为这个词的古老派生源自原始印欧语 *rebh- “覆盖,盖住”(基于“胸腔的覆盖物”的概念),“特别是因为所谓的语义发展到‘肋骨’只在日耳曼语和斯拉夫语中出现。”
烹饪意义上的“从牛、猪等动物身上取出的含有一根或多根肋骨的肉块”可追溯至15世纪早期。1550年代开始用作“船的弯曲框架木材”。
1889年出现了 Rib-roast “烤肉关节,包括一根或多根肋骨”的说法。1926年,美国英语中出现了 Rib-eye 这个词,用于指沿肋骨外侧的肉块,其中 eye 在屠宰业中有专门的含义。1943年,俚语 Rib joint “妓院”出现,可能是指亚当的肋骨(比较 rib “女人,妻子”,可追溯至15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