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iless (adj.)
"无情的,没有怜悯之心,铁石心肠的,"早在15世纪初,就有了 piteles,源自 pity (n.) + -less。相关词汇: Pitilessly; pitilessness。
最早记录年份: early 15c.
pitiless 的相关词汇
-less
这个词源成分的意思是“缺少,不能,没有”,来自古英语 -leas,源于 leas 的“无,缺乏,虚假,捏造”,源于原始日尔曼语 *lausaz(同源词:荷兰语 -loos,德语 -los,“没有”,古诺尔斯语 lauss,“宽松的,自由的,空缺的,放荡的”,中古荷兰语 los,,德语 los,“宽松的,自由的”,哥特语 laus,“空的,虚浮的”),来自 PIE 词根 *leu-,“放松,分开,切断”。与 loose 和 lease 有关。
pity (n.)
13世纪中叶, pite,“同情,仁慈,慷慨的精神; ” 1300年左右,“怜悯的性格,怜悯的品质”,也指“因他人的悲伤或痛苦而引起的同情和怜悯的感觉”,源自古法语 pite, pitet “怜悯,仁慈,同情,关心,温柔; 可怜的状态,悲惨的状况”(11世纪,现代法语 pitié),源自拉丁语 pietatem(主格 pietas)“虔诚,忠诚,责任”(见 piety)。 取代了古英语 mildheortness,字面意思是“温和的心”,本身是拉丁语 misericordia 的借译。
It is some comfort to receive commiseration or condolence ; it gives one strength to receive sympathy from a loving heart ; it is irksome to need compassion ; it galls us to be pitied. [Century Dictionary, 1895]
得到 commiseration 或 condolenc e 是一种安慰; 从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那里得到 sympathy 给了我们力量; 需要 compassion 是令人烦恼的; 被 pitied 是令我们烦恼的。[世纪词典,1895]
中古英语 pity 也可以表示“对上帝的虔诚顺从”(14世纪中叶),直到17世纪 pity 和 piety 才完全区分开来。 “怜悯的理由或原因,悲伤或遗憾的事物或来源”的转义来自14世纪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