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penny (n.)
公元13世纪中期(尽管在古英语中隐含 healfpenigwurð “半便士价值”); 参见 half 和 penny。
halfpenny 的相关词汇
古英语 half, halb(梅西亚方言), healf(西撒克逊语)“一侧,部分”,不一定是平均分配的(原始意义保留在 behalf 中),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halba- “被分割的东西”(源自古撒克逊语 halba,古诺尔斯语 halfr,古弗里斯兰语,中古荷兰语 half,德语 halb,哥特语 halbs),这个词的词源不确定。可能来自 PIE 词根 *skel-(1)“切割”,或者来自底层语言。名词、形容词和副词都在古英语中使用。
在古英语短语中也使用,就像现代德语一样,表示“比一个单位少一半”,例如 þridda healf “两个半”,字面意思是“半个第三个”。two and a half 等结构首次记录于公元1200年左右。关于时间,在 half past ten 等中,首次记录于1750年; 在苏格兰语中, half 经常前缀于下一个小时(就像德语中的 halb elf =“十点半”)。
在比喻意义上,“go off half-cocked”表示“说话或行动过于匆忙”,(1833)这是指枪支过早发射; half-cocked 在字面意义上表示“扳机卡在第一挡位,此时扳机不起作用”,记录于1750年。1770年,它被指定为“喝醉了”的同义词。巴特莱特(“美国俚语词典”,1848)写道,这是“从运动员的语言中借来的隐喻表达,用于形容那些匆忙尝试某事而没有充分准备的人,因此失败了。”
英国的硬币,中古英语为 peni,源自古英语 pening, penig,诺森布里亚方言 penning,意为“便士”,源自原始日耳曼语 *panninga-(也源自古挪威语 penningr,瑞典语 pänning,丹麦语 penge,古弗里西亚语 panning,古萨克森语 pending,中古荷兰语 pennic,荷兰语 penning,古高地德语 pfenning,德语 Pfennig,哥特语中没有记录,而是使用 skatts),其起源不明。
Offa's reformed coinage on light, broad flans is likely to have begun c.760-5 in London, with an awareness of developments in Francia and East Anglia. ... The broad flan penny established by Offa remained the principal denomination, with only minor changes, until the fourteenth century. [Anna Gannon, "The Iconography of Early Anglo-Saxon Coinage," Oxford, 2003]
奥法改革的轻型、宽阔的硬币可能始于公元760-5年的伦敦,意识到了法兰西和东安格利亚的发展。...奥法建立的宽阔硬币便士一直是主要的面额,只有小的变化,直到14世纪。[安娜·甘农,《早期盎格鲁-撒克逊硬币的图像学》,牛津,2003]
英国的硬币最初设定为一先令的十二分之一(或240个塔磅),最初是银质,后来是铜质,然后是青铜。有两种复数形式: pennies 表示单个硬币, pence 表示集体。在中古英语中,任何硬币都可以称为 penny,在翻译中,它代表各种小面额的外国硬币,特别是拉丁语 denarius,因此它的缩写为 d.
作为美国英语的俚语,表示 cent,最早记录于1889年。关于钉子,“一磅”,表示1000个钉子的重量,OED 表示它最初可能基于每100个的价格,并随着价格下降而持续存在。
Penny-a-liner “杂志或报纸的作者”可追溯到1830年,因为他们的报酬被认为是一便士。1870年, Penny dreadful 指“廉价而血腥的小说”。短语 penny-wise and pound-foolish 的记录可追溯到大约1600年。
Penny-pincher “吝啬鬼”记录于1906年(中古英语中有 pinchpenny(名词)的意思; 作为形容词, penny-pinching 记录于1858年,美国英语)。Penny loafers 可追溯到1960年,可能源于将一便士塞入面对的带子的潮流。
"A regular penny-a-liner is a person who supplies the newspapers of the city with short articles of news, ingenious remarks upon the current topics of the day, reports of meetings, or of cases in the police offices, accidents, &c. &c., but who, observe, has no express engagement from, or any direct connexion with, any newspaper whatever. His success is wholly precarious—always uncertain. If the contributions which those persons forward for publication, in this way, are published, they are certain of payment for them at the rate of one penny, three half-pence, and in rare cases, two pence a-line,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matter supplied. ["The London Penny-a-Line System," Irish Monthly Magazine, January 1833]
“一个正规的 penny-a-liner 是一个为城市的报纸提供短篇新闻、对当天的话题的巧妙评论、会议的报告或警察局的案件、事故等等的人。但是请注意,他没有从任何一家报纸得到明确的承诺或直接的联系。他的成功完全是不确定的。如果这些人以这种方式提供的投稿被发表,他们将以每行一便士、三个半便士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两个便士的价格得到报酬,这取决于所提供的主题的重要性。”[“伦敦的一便士一行系统”,《爱尔兰月刊杂志》,183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