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onation (n.)
"加冕(君主)的行为或仪式",约1400年, coronacioun,源自晚期拉丁语 coronationem(主格 coronatio)"加冕",动作名词,来自拉丁语 coronare "给予王冠"的过去分词词干,源自 corona "王冠,花环"(参见 crown(名词))。
coronation 的相关词汇
公元12世纪早期, "coroune, croune",作为主权象征的头饰,源自盎格鲁-法语"coroune",又来自古法语"corone" (13世纪,现代法语"couronne"),直接源自拉丁语"corona"的皇冠,最初是"花环,花环",与希腊语"korōnē"相关,意为"弯曲的任何物品,一种皇冠"。
根据 Watkins 的解释,这来自于 PIE 根"*sker-"(2)的一个后缀形式,意为"转弯,弯曲"。但 Beekes 认为"raven"的含义是从形式上相同的希腊词"korōnē"演变而来的,他说这个词在隐喻上被用于"所有形状为弯曲或钩状的物体"。他写道:"此外, [korōnē ] 'crow' 的隐喻用法在它的同源字中并不奇怪...; 这些隐喻可能起源于鸟喙或爪的形状。"与拉丁语"corax"("乌鸦",也是"一种钩形的战争机器"),法语"corbeau"("乌鸦",也是"悬臂梁"),英语"crowbar"等相比。
古英语直接使用拉丁语"corona"。引申为"王权",始于公元1200年左右。自14世纪晚期以来,也表示"加冕的荣誉或区别"。自公元1300年以来,表示"头骨或头部的顶部"; 自1670年代以来,表示"帽子的顶部"。自1804年起,表示"牙齿的部分,露出牙龈之上"。
14世纪末,扩展为"带有皇冠或带有加冕头像印记的硬币",特别是英国的银制5先令硬币。也是冰岛、瑞典(krona),挪威、丹麦(krone)以及先前在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krone)货币单位的名称。其中, Crown of thorns 是古英语的"þornene crune"。
Dianthus Caryophyllus,又称“粉红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常用名称; 1530年代,这个词的起源不确定。早期的形式很混乱; 也许(根据拼写的证据)它是 coronation 的变形,因为这种花被用于花环或因花瓣的齿冠状外观。
或者它可能因其粉红色而被称为法语 carnation “人的颜色或肤色”(15世纪),这可能来自于意大利方言 carnagione “肉色”,源自于拉丁语 carnationem(主格 carnatio)“肉质”,源自于拉丁语 caro “肉”(最初是“一块肉”,源自于 PIE 词根 *sker-(1)“切割”)。OED 指出,并非所有的花都是这种颜色。
这个法语 carnation 也被单独借入英语,表示“人类肤色”(1530年代)和形容词意为“肉色的”(1560年代; 这个词在英语中最早的用法是指“基督的化身”,14世纪中期)。它也是绘画中表示“肉体、裸体或未穿衣服的部分”的术语(1704年)。
这种开花植物原产于南欧,但自古以来就因其芳香和美丽而被广泛栽培,并在诺曼底地区丰富。